什么才是正确的呼吸方式呢?
我们先从老祖宗的智慧里来寻找答案吧。
如果我们的呼吸只吸到肺里,那么只是维持生命,假如呼吸能够过腰入肾,那才是真正的养生之道。古中医认为:呼吸入腰,百病全消!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生命的延续,脏腑机能的运转,靠的就是气的流转。
五脏之气,六腑之气,经络之气,筋肉之气……我们的四肢百骸,全身上下,都有气的运转。任何一处脏腑功能的运行,都是气的升降出入的表现。
人体中气的运转
一身之气是由我们脾胃运化而来的水谷精气和肺呼吸而来的天地清气,混合在一起,这就形成了我们胸中的宗气。
宗气在上,似星罗棋布,而元气在下,如坤土无边。这个宗气和元气融合,形成一身之气。一身之气融合生成后,又各自分布于脏腑,形成脏腑经络之气。所以说,我们的宗气,必须沿三焦,下行交融于元气才算完成使命。那么,我们的宗气是如何下行的呢?靠的便是肺的肃降作用。什么主肺气的肃降呢?除了肺本身的功能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便是肾。
中医认为,肾有封藏之能。这个封藏之能的表现,除了固精之外,还有一个,就是纳气。肾气强,纳气有根,则肺气的肃降之能才得以正常实施。若肾气收纳无权,则肃降不及。
因此呼吸这件事,必须“入腰入肾”,才算最好。这样就意味着肾发挥了纳气之功,肺气才得以肃降,宗气才得以下行,元气才得以滋养,一身之气才得以周流。一身之气的周流正常,脏腑功能才会正常,我们的身体才会健康。这就是所谓“呼吸入腰,百病全消”。
怎样“呼吸入腰”?
在中国的养生智慧里,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做深呼吸。深呼吸的时候,不但胸廓扩张,腰部,尤其是双肾处也要有力扩张,感觉如气入腰,使得呼吸深远绵长,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肾的纳气之效。如此,可以让宗气下行,于元气交融。
我们每天在空气比较新鲜的地方,做深呼吸,并长期坚持,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保健效果。但遗憾的是,生活中能主动这样做的人太少了。大部分人,只是浅浅呼吸而已。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那正确的呼吸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从生理解剖层面来解释
吸气时,膈肌主动下降,增加胸廓上下方向的直径,肋间肌离心收缩,胸骨上提,增加胸廓前后方向的直径。肋间内肌和肋间提肌离心收缩,增加胸廓左右方向的直径。同时由于膈肌的下降,腹部空间被挤占,呈现出向外膨胀的状态,这时候盆底肌也要做离心收缩,来撑着腹部膨胀的力气。
呼气时,盆底肌收缩,腹壁的肌肉发力,从而形成一个强大的腹内压,把膈肌顶回到原来的位置,此时胸腔的容积减少,进而将肺泡里的气体排出体外。安静的呼气是一个被动的过程,依靠肺部、胸腔和被牵拉肌肉的弹性回缩,就像是气球放气那样。
从身体感受层面来说
吸气时,想像自己的身体就像是一只气球,正通过鼻腔在向内充气,我们要确保气息进入时是通畅的,自然的,并观想着自己的身体每个细胞都参与了进来,并慢慢充盈和饱满。
呼气时要缓慢且深长,而且不能中断。想像着把水龙头关小,让体内的气息再次通过鼻腔一点一点地释放出来,而此时的身体会从刚刚充盈饱满状态,慢慢回到最初。
重复以上的练习。在刚开始的时候,不需要太刻意地吸气或是呼气,不需要做得太使劲以致于让身体发抖,而是循着自己最自然的呼吸,先进入到身体里,观察身体的反应和反馈,然后再慢慢放手把身体交给呼吸。
坚持这样的练习之后,我们会发现身体变得更轻松自在,而呼吸也会有种舒畅的快感。当我们可以熟练地掌握呼吸练习后,可以适当地呼吸过程中加入屏息,或者是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屏息的练习。
在进行呼吸练习的时候,心态一定要安详空灵,从而让心胸扩展,达到身心统一的效果。呼吸的要诀是:细、静、稳、长!呼吸的时候,意念放松,不要想着口鼻,意念放在小腹的位置上。
呼吸越慢越好,越匀越好,越深长越好,吸气的时候,好像在闻花香,吐气的时候,好像是大雁平沙落地,不要用力。每天有意识地练习呼吸半个小时,或是在早晚,分别有意识地呼吸100次,时间长了,那便是日常的呼吸习惯。
初学者可以仰卧于床上,松开腰带,放松肢体,思想集中,排除杂念,由鼻慢慢吸气,在心里默数着数字,再以相同的数字频率,将气徐徐呼出。
有练习经验的人也可以进行完全式呼吸,如果能长年坚持每天这样的呼吸练习,就会收到“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强身延龄的奇效哦。
如未注明,均为陈宝强笔记原创,码字不易,转载请注明出处及原文链接!
本文标题:什么才是正确的呼吸方式呢?
本文链接地址:https://www.2u2o.com/cpzx/36388.html